搜索
 

力挽狂澜真英雄  青史留名传千古——抗战名将戴安澜的戎马一生(176)

 二维码 85

入缅作战   扬我国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戴安澜奉命率第二○○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开赴缅甸,“扬威国外,籍伸正义”。

194238,作为远征军先遣部队的第二○○师星夜赶到同古。这是一座位于缅南平原的小城距缅甸首都仰光26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此时的英缅军,在日军凌厉攻势下,正如潮水般溃退。19,追击撤退英缅军至皮尤河西岸的日军,率先与防守同古的第二○○师先头部队接火。战讯传来,戴安澜下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体现出了其视死如归的革命军人气概。全师倍受鼓舞,士气高涨,在戴安澜的指挥下与日军殊死搏斗,掩护英缅军撤退。由于英缅军撤退到卑谬,并且在与尾随而至日军的战斗中一触即溃,造成卑谬失守,使第二○○师陷入日军五十五、五十六、三十三师团的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全师被聚歼,30日晚,同古守军主动战略撤退。

同古一战,第二OO师以仅900的队伍,凭借着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抗击两万多日军达12天之久,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打出了国威,这也是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首次胜利。

19424,由于英缅军连续丢城失地,使得中国远征军与英缅军结成的中英盟军一步一步陷入失败的泥淖之中。424,棠吉之战爆发,尽管戴安澜指挥第二OO师取得了胜利,但局部的胜利无法改变大局,随着日军的迅速行动和英缅军的溃败,中国远征军返回国门的咽喉要地被日军一一攻占。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10,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第五十六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群密集扫射。于是,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安澜第二OO,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在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毅然决定带部队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打游击,并寻隙退回国内。

18,第二OO师兵分两路,横穿细抹公路。前卫部队突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意欲逃跑的缅甸向导被士兵抓了回来。向导坚决拒绝为中国军队带路,戴安澜气极,不停用马鞭猛击自己的马靴,随后命令部队立即分散突围副师长郑庭笈劝阻:“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否改到晚上?”戴悲怆不已,“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只能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迎着日军用机关枪、步枪和炮火交叉组织的密集火网,数千名中国士兵义无反顾地端着刺刀冲了上去。敌人以逸待劳,据险伏击,第二OO师伤亡惨重。激战中,机枪子弹射中了戴安澜胸腹部,身后将士赶紧将其救起。师长受重伤,剩余官兵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行进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

将星陨落   抱憾而终

26日傍晚,第二OO师与敌周旋至缅甸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戴自知来日无多,命左右卫士将之扶起,随后向北面高呼“反攻!反攻!”后,故于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的缅甸茅邦村。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遗恨而逝,年仅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戴安澜遗体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祭奠戴将军。

戴安澜去世后,美国政府为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19421029日向其颁授想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二OO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同年12,国民政府发布命今,追授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

194341,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有1万人参加的国葬。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词。毛泽东的挽诗《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殉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朱德、彭德怀的挽词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1943年的秋天,戴安澜的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故里。

19569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103,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芜湖市人民政府于1979年重新整修了墓地,并竖立了石碑。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078月戴安澜烈士铜像又在园内塑立。墓区林木茂盛,松柏长青,瞻仰的人们,终年不绝。

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时,总会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戴安澜将军是其中的一个,也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的一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宏伟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戴安澜将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述了这句诗的含义,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时刻铭记我们的中国梦,并始终为实现这一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战英烈连载  主编:袁永生 沈鹤翔                        由 广州轩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