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激扬文字为抗战——-记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李竹如(162)

 二维码 160

李竹如(1905~1942)原名贻萼,山东利津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京中央大学中共地下支部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延安,经山西时被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留下做民运工作。1938,任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社长。1942年初,任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同年11,在沂蒙地区反击日军大“扫荡”时中弹牺牲,时年仅37岁。

李竹如是我党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位出色的战士。他从1927年入党后,以主要精力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他经常说:“一张报纸胜过一发炮弹。”以严格的纪律、严细的作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李竹如身兼数职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做出很多贡献。徐向前元帅曾亲笔题词称赞:“李竹如同志是我党宣传新闻战线上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

timgjfdklasuoiewufoldsajfoiaweuroiewa.jpg


革命的呐喊者

1922,李竹如在惠民第四中学读初中时,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初中毕业后,他到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附中读高中。后因学校一度停办,他到济南进了正谊中学。1927年春,李竹如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正谊中学的进步同学集资创办了油印的《竞进》周报,从此开始了作为一个革命宣传家的生涯。

1928年“五·三”惨案后,李竹如回到家乡利津县发动群众,公开提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后在反动派追捕下,他不得不二次去南京。在南京,他考进中央大学。在那里,他刻苦地攻读了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著作,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在“九·一八”以后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他曾担任我党在中央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后因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暂时到济南第一乡村师范任教。

当时,他准备一面教书,一面办一个报纸。报纸定名为《今报》报社的牌子写好后还没挂出去,国民党就开始在济南大肆逮捕进步学生,查禁进步报刊,《今报》不能出版,他在济南也无法隐蔽,又转到山东平原第五乡村师范任教。

李竹如教书期间进行了多种宣传活动。他利用上农村经济学课,给学生讲《资本论》;并在学校中组织读书会,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列宁的书;他还多次组织学生排演富有革命内容的戏剧。

在平原站住脚跟后,他又去济南开辟了另一个阵地—同友人一起创办了《新亚日报》。报纸创办之日,李竹如在《新亚日报》筹备处的大墙上,贴了四个大字:“大众喉舌”。

这个报纸创办之初,确曾是大众的喉舌。虽然挂名的社长是国民党员,实际办报的却是李竹如和他在正谊中学的一些同学。李竹如负责(《新亚日报》的副刊。他既教课,又当编辑和撰稿人,经常往返于济南、平原之间后来他放弃教书,专去编报。《新亚日报》在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报社内部发生了分化,在国民党反动势力的逼迫下,李竹如不得不离开山东,1936年夏天到了上海。

在上海文化界一些朋友的支持下,李竹如在法租界租了一间旧式的底层统厢房,办起了四开铅印的《文化报》。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该报题了报头。李竹如担任主编。为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出报,李竹如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几乎每期报纸都有他写的社论、评论。在国民党书报检查制度下,《文化报》经常被迫“开天窗”,但它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接着于“八一三”进攻上海。《文化报》无法再办下去了,李竹如离开上海,奔赴延安。他几乎没带什么行装,却带了一筒蜡纸,一块钢板,几支铁笔。在敌机轰炸下,铁路、公路断了,他便步行。途中,他把中共中央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油印成传单,沿途散发。他途经江苏、安徽、河南,进入山西。

1938,在晋东南,刘、邓率领的第一二九师将他留下工作,他担任了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一中国人报社社长。在战争环境下,报纸的纸张来源、印刷、发行都有许多困难。《中国人报》先是油印,又改石印,1938111日起改为铅印。朱德总司令和北方局的领导同志曾亲到报社表示祝贺。

193911,《中国人报》与《新华日报》合并,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李竹如担任副总编辑。不久,他又调到朱瑞领导创办的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任编辑部长,组织出版了《辩证法唯物论》、《论持久战浅说》等书籍。在他主持下,与张磐石等创办了反映抗日根据地军民斗争生活的综合性刊物《抗战生活》。





抗战英烈连载  主编:袁永生 沈鹤翔                        由 广州轩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