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洒太行化碧涛——记原华北《新华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云(159)

 二维码 421

艰苦卓绝的新闻斗争

开拓敌后党报事业,是一条艰辛之路,像起伏的太行山峦,坎坷不平。

杨尚昆在一篇纪念文章中也曾写到:“华北《新华日报》在创办的时候,一切设备都是极不完全的,只有一副破烂的机器和一副老五号的铅字,既无铜模又无浇字炉,粗陋之情可以想见。在何云擘划之下,三年多来已成为敌后华北唯一规模宏大的机构,这种克服困难辛苦缔造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重重封锁下,物资万分紧张。为搞到一点油墨纸张,同志们将银洋焊在油筒底儿上,派人化装成卖油郎,巧妙穿过几十道封锁线到敌占区去购置印刷器材。更艰苦的时候,没有纸,收集破布、烂鞋、麻头,用大锅煮成浆,用小毛驴推磨碾纸浆制成麻纸;没有油墨,从山上砍来松枝,烧出油墨;没有铜模,请来小炉匠抠出个铜模,再以手工刻铅字,大标题全用木刻……

19391019,经北方局决定,所有华北战报和新闻,用“华北新华社”的电头向延安新华总社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播发。1941年初,正式成立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何云兼任总分社社长。

当时,报社与通讯社是合在一起的,由报社编辑科(后由电讯科)肩负起通讯社的任务,从那以后,“华北新华社”或“新华社华北分社”的消息,频频出现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报纸上。华北《新华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成为敌后根据地的坚强宣传阵地。创刊不到两年,这份报纸发行量就达到3万多份,成为太行山区军民喜爱的读物。

何云对党的新闻事业非常热爱,他把全身精力、血液一点一滴地灌输到报纸的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的全过程中。报社先后经历了9次反“扫荡”,8次搬家,在行军转移中,不能出铅印版,就出油印号和战时电讯版。尽管战斗非常频繁,但仍坚持出报,基本上没有中断。《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日趋发展了,在华北各地普遍建立了通讯网,工、农、兵通讯员的写作水准一天天提高了。

连天的炮火中,这份日刊两万多字的报纸始终坚持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自193911日创刊,1943925日终刊,共出报845,铅印捷报15,铅印战时版4期。在硝烟弥漫的年代,《新华日报》华北版的记者亲临前线、深入敌后,采写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闻报道。他们揭露了日伪军在各抗日根据地连续不断的“扫荡”中施行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的暴行;充分反映华北敌后军民浴血奋战、坚持抗日所取得的胜利;宣传了我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

1940,我军发动了粉碎日军“囚笼政策”的“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随军记者写出大量战地通讯,及时报道胜利成果,并报道了战斗英雄人物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增强了人们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朱德总司令曾称赞:“新华日报一张顶一个炮弹,而且天天在和日寇作战。”

鲜血写就中国新闻史上悲壮一页

中国新闻史乃至世界新闻史上最为悲壮惨烈的一幕,发生在19425月末。

1942519日,日寇纠集了两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及大批伪军   3万多人,进行铁壁合围、篦梳式的疯狂大“扫荡”,妄图摧毁八路军总   部。何云见形势险恶,一面出报,一面组织报社的人员备战。   

525日,日寇以6000多兵力从西、北、南三面组织一个以艾铺为   中心的合围圈。凌晨,八路军总部从麻田、大林口出发,何云奉命带领200   多人的报社队伍,对外称八路军教导队,与总部一起向庄子岭、寺子沟转   移。队伍经过南艾铺时,被敌人发现,双方在十字岭方向交战的枪炮声不绝于耳。

何云率领的教导队与野战军政治部罗瑞卿主任汇合后,第二天拂晓,   罗瑞卿率大队人马沿着高山狭路,向东南方向转移,走了三个多小时,发   现前面山下有许多敌人。罗瑞卿命令全体人马兵分几路,分段行动,分头   向西转移。何云指挥教导队,沿着山坡向西疾进。到了武安县馆陶川,爬上   西边高山,突然南山头传来枪声,青年木刻家赵在青被机枪打中,摔下山   沟,壮烈牺牲。何云怀着悲痛,带着队伍来到坡底深谷旁边,又与政治部大队人马会合在一起。罗瑞卿等各分队会合后,立即宣布:我们已陷入敌人包围圈,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经过讨论,决定分三路,其中一路由何云率领少数编辑、电务、印刷工人组成轻装小分队,随罗瑞卿突围转移,继续出油印报。

由于敌人封锁很严,何云带着小分队突了几次都遇到困难,只好隐蔽下来。到次日天亮前,大部分人员突出了包围圈,何云与部分人员还是没有冲出去。

天亮后,敌人以密集的队形开始搜山。何云带着四五个人突围到辽县东南大小羊角村附近时,被敌人发现。敌人向他们疯狂射击。何云的行动本来就很困难加上连日来水米未进,疲惫不堪,走不快,跑不动,被敌人的子弹打中,负了重伤昏倒在地。敌人退后,医生上来抢救,何云睁开无力的眼睛对他说:“我的伤不重,快去抢救倒在前面的同志。”当医生检视完   其他伤病员返回看望何云时,他已流尽最后一滴血!何云,这位从浙江余   姚走出来的37岁优秀新闻人,永远留在了太行山上。   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移至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


90_37063_751959f4bd8bdea.jpg

《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




抗战英烈连载  主编:袁永生 沈鹤翔                        由 广州轩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