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洒冀中铸中华——记晋中军区第八分区政治委员王远音(152)

 二维码 222

王远音(1915~1942),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泗阳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与汪之力等组织抗日游击队。不久,游击队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任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第五支队改编为独立师,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后相继任冀中军区第三分区、第八分区政委,在冀中平原坚持抗战。19426,于肃宁县张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7岁。


timgdfjlaueoiuglfjoiagurerioewurioew.jpg


抗日救国   参加学运

王远音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豆村镇第五高小学习。他聪明机智,成绩优秀,毕业后于1931年考入太原成成中学深造。“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战形势影响下,太原大、中学生又掀起革命浪潮,山西大学、并州大学等吸收全省各中学成立了“山西省学生联合会”,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3,阎锡山亲信李冠洋推荐其亲信段丽卿出任成成中学校长,对进步师生进行迫害。王远音积极参加了成成中学学生会组织的驱逐反动校长段丽卿的学生运动。19345,王远音被选为“太原市中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同学会”代表,到山西省教育厅交涉,参加反对会考的斗争,并进行了游行示威。同年,王远音升入三晋高中读书,1935年夏,王远音出席太原反对学生军训的会议,8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外国革命团体“社联”,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35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太原组织起“联反”,王远音得到社联指示,发起并组织了本校学生抗日救国会,并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学联”。1936年初,土远音因思想积极上进,工作能力全面,成为党领导下的学生团体学联的中坚人物、学生运动的骨干,为他日后成为独立组织领导党的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军东渡黄河后,王远音当选为学联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学联成员艰难地开展工作。

19363,阎锡山防共反共,大肆屠杀和逮捕共产党员和积极分之,王远音遭到当局通缉。鉴于形势恶化,王远音回老家避难。他仍坚持向家乡人民尤其是豆村高小学生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当地知识分子白佩之、段汝毅、王相业等在他宣传引导下先后都走上革命道路。后来阎锡山反动派追到豆村镇,王远音在家乡人民的掩护下,奔赴北平找到了党组织,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同年10,王远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党组织介绍他到西安张学良的直系一队去受训,并做东北军的地下工作。

1937年春,东北军调驻安徽,王远音随军前往,同年4,王远音受到东北军顽固势力的驱逐,离开东北军,回到北平。

转战冀中   抗击日寇

193777,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占北平天津,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在此危急之际,王远音接受党的指示,与汪之力带领的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北平西部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王远音任政治部主任。在王远音等的说服下,赵侗游击队接受了晋察冀军区的改编,进一步壮大了我军实力。在此同时,王远音先后担任党的抗日游击队队委委员、队委书记、总支书记政治部主任,他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这支部队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带领这支部队参加了夜袭北平德胜门外第二监狱、二道河子战斗,进袭石景山发电厂等战斗,建立宛平根据地,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王远音政治上敏感,看问题尖锐,坚决抵制、挫败了赵侗叛变的阴谋。

19388,王远音调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政治主任,19391,到冀中军区分区在不是就区所属部队的军事化和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音文化水平高,能写能讲,精明强干。生活中平易近人,官兵关系密切,爱护干部战士,指导具体工作。

19401,冀中各分区与晋察冀军区统一编序,第三分区改称第八分区,王远音任第八分区政治委员。他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分区每次组织部署战役,他都积极和军事指挥员一起研究决策,在指挥战斗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艰苦的战争生活,使王远音由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位革命军人,进而成为军队不可或缺的高级指挥员。

1940820日至1031,王远音参加了由彭德怀亲自指挥的规模空前的进攻战——百团大战。王远音具体负责指挥了任丘、大城、河间、肃宁地区和子牙河沿岸的任河大肃战役。当时中军区为了扩大根据地、配合晋察冀军区的涞灵战役,命令第八第九两个军分区所属第十八、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三十三5个主力团,主攻任河大肃地区的各敌伪据点,王远音指挥第二十三团中央部队,右翼由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指挥,左翼由第九分区二十四团副团长魏近文指挥,向敌伪据点发起猛烈进攻。共作战34,毙伤日伪军1127,俘日伪军339,缴获长短枪315支及其它武器,破坏铁路5公里,公路150公里,拔掉敌人据点29个。这次战役,打开了子牙河沿岸地区和任河大肃地区的局面,缩小了敌占区,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奠定了继续开展工作与反“扫荡”的基础,使这块无险可据的平原根据地始终巍然屹立于敌后,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的胜利信心。



抗战英烈连载  主编:袁永生 沈鹤翔                        由 广州轩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