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勇猛顽强震茅山——记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政委廖海涛(148)

 二维码 180

廖海涛(1909~1941),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杭武()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8,闽西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后,相继任第四团政治部主任、团政委和二支队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1941,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政委。1128日凌晨,率部与日军激战,战斗中因腹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仅32岁。


timgjdklsafjlkajoriewauflsdajflasiotfreiow.jpg

双髻山游击苦战

19095,廖海涛出生于福建上杭县胜运里(今溪口乡大岭下村)。童年在邻乡白砂上学,早出晚归,从不间断。

11岁时,父亲病故,家庭经济日见困难,母亲见其求知若渴,含辛茹苦供他读完小学。上中学时,因生活困难而辍学。除耕田外,还在纸寮当学徒,由于虚心肯学,不久便掌握了制作土纸的全部技术。

1929920,红四军攻克上杭城。29,在红军帮助下,廖海涛领导大岭下村农民举行暴动,建立乡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乡苏维埃主席。不久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区、县党政领导职务。

193410,红军主力长征后,廖海涛任杭(上杭)、代(代英)县委书记及县军政委员领导职务,面对严峻形势,把被国民党军队打散的赤卫团和县、区、乡人员集拢起来以双髻山为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及地方民团展开殊死斗争。

1935410,在永定西溪赤寨召开的闽西南地区党、政、军领导人会议上,廖海涛当选为间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随后返回双髻山继续坚持游击斗争。同年的一天深夜,他率领杭代县游击队奇袭大洋坝民团炮楼缴获几十支枪、几担子弹,处决了反共民团头目。此事震惊了省城,国民党便派省保安团长李佩琼抓廖海涛之母、妻和幼子作人质,借此逼他投降,当接到“劝降书”时,廖海涛当即挥笔写下:“只有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没有屈膝投降的布尔什维克!”作为答复。

李佩琼接信后恼羞成怒,竟丧心病狂地杀害其母,焚毁其住房,妻子惨死他乡,刚满周岁的幼子也被抛入黄潭河活活淹死。在家毁人亡的痛苦面前,廖海涛毫不动摇,以更加坚强的意志坚持双髻山游击斗争。

1937212,国民党粤军第一五七师在师长黄涛指挥下向双髻山进犯时,廖海涛与黄火星一起沉着领导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第七支队和第四、第五支队的200多人,与数倍于己的黄涛部激战。战斗打响之后,粤军遭到惨败,急速用卡车从龙岩派部增援,围攻双髻山,接连十余次向山头冲锋,山头驻地仍岿然不动,一直坚持到傍晚,而进犯粤军仍向山顶围拢。廖海涛见此情势,便亲自扛起1挺轻机枪,带着2名战士,绕到粤军侧背,以树木、山石作掩蔽,不断转移位置向进犯粤军猛烈扫射。在此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粤军不得不丢下100多具尸体和许多枪支弹药,仓皇撤退。不久,粤军被迫同意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

19381,在闽西南红军游击队集中到龙岩白土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时,廖海涛被任命为二支队四团政治部主任,3月间随部队开赴皖南。入夏,廖海涛升任四团政委。7,二支队挺进到日军占领的苏南敌后与陈毅率领的一支队汇合,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抗目根据地。




抗战英烈连载  主编:袁永生 沈鹤翔                        由 广州轩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