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饶国华:用生命守卫南京(63)

 二维码 118

誓师抗日

1923,川军第三军第四师师长蓝世钲见饶国华深具将材,便有延揽饶国华难拒其盛情便还俗到该师任上校参谋,翌年调任团长,3年后他又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第七师副师长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此后数年间,因其英勇作战屡立战功,成为闻名一时的川军名将。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难当头,饶国华当即上书请缨,要求出川抗日,如同为川军的抗日英雄王铭章将军一般。在各界民众举行的隆重欢送大会上,他豪壮地表示:“此次奉命出川抗战,誓竭股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

出征前,他返回家中将家事打点,并遍扫祖墓,临走前告诉夫人:“我这次为国而战,义无反顾。自古忠孝难两全,老母年高,望尽心奉养。”当时他们已有5个孩子,怀有身孕的夫人忍泪止哭,点头答应。

饶国华返队后,加紧训练士兵,每有集会,必慷慨陈词:“不驱逐倭寇出境,暂不还乡!”此时的他或许已经预料到了:此行一去再无归途!

1937,川军前后组织了12个军,30万人,分批出川投入抗战踏着破烂的草鞋,身着破旧的军装,肩背土制步枪,胸挂四川土造麻花手榴弹……饶国华就带着这样的一支军队身穿单衣用了50多天步行2000里投入抗日战场中,当时川军的处境及为艰辛,因为川军在当时而言是一支没有人要的部队,不但装备极差,评价更是不佳,当年人人戏称:“川军两支枪,一支步枪一支烟枪”,许多将领都曾拒绝给予川军补给。

对此,饶国华决心:他唯有抱定必死之心,痛击日寇,方能洗刷川军此一污名!


壮烈成仁

193711月中旬,饶国华已行军至江苏,此时淞沪战场已失败,苏州常州相继失守,日军大将松井石根率8个师兵分四路进攻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

当时,广德是苏、浙、皖边的军事要地,是安徽的东大门,关系首都南京之安危。饶国华临危受命,负责镇守广德一地以卫南京。

面对绝对优势的日军,饶国华深知此任务将有去无回,但是他仍亲自巡视前线,与士兵一起构筑工事,并且鼓励官兵奋勇杀敌以不负家乡父老重望。

1122,日军牛岛师团由飞机大炮掩护,由太湖分乘百余艘汽轮橡皮艇直下宜兴长兴,直扑广德而来。饶国华指挥第四三三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与日军展开战斗。日军出动机械化部队,仗恃火力优势,动用飞机27架轮番轰炸。在工事尽毁、城垣崩坏,三面受围的情况下,饶国华不畏生死,与将士们一起奋杀顽敌,浴血苦战连续三天三夜。最后,寡不敌众,泗安失守。

与此同时,日军主力沿吴嘉公路直奔广德,饶国华得知后率领第四三三旅奔赴广德前方约5里的界牌,阻击日军。他身先士卒,亲率特务连,冲入敌阵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虽不幸腹部中弹,仍是喊杀不止。

打到最后,饶国华仅剩有一营官兵,被重重围困于十字铺据点,此时日军不进逼,派出军使一再劝降,饶国华将军宁死不屈,他紧握雪耻刀对左右说:“我从七七事变发生之日起,就渴望能到前线杀敌,洗雪国耻,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我幸能如愿以偿,奉令出川抗战,

引为生平快事。诸君还记得吧,我们离川时,蜀中父老兄弟姐妹曾举行盛大仪式欢送,潘文华军长代表我们川军将士致答词,表示我们一定要血战到底,收复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做到胜则生,败必死,不成功便成仁。我们要牢记当时的誓言,绝不能在敌人面前屈膝示弱,给中国人丢脸呀!

当天晚上,弹尽援绝,人残马伤。饶国华困乏已极,沐浴焚香祷祝完毕,当夜通电全师再度鼓舞士气:“国家养兵是为了保国卫民,人谁不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今天是我们报国之时,当不惜一切努力报国,要成仁不怕抛头,取义不惜舍身,恪尽职守,以身殉国。”

同时,写下绝命书送与他的恩师—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

随即,昂然向东日军阵地怒吼:“小日本,当年威廉二世强盛一时,不免败亡,今日你虽猖獗,终有破灭的一天!1937121日凌晨2时许,饶国华盘腿坐在一块卧毯上泰然自若的自戕殉国,实践了他“以保卫国土为己任”的誓言。

由于饶国华一四五师的阻击掩护,为反击日寇赢得宝贵时间,使我浙西安吉守军,得以从容北进,收回泗水,保全广德,令当时的长兴线全局得以挽回颓势。

饶国华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举国悲痛,全国抗日军民决心以饶国华将军为榜样,打击日本侵略者,皙死捍卫国土,同为川军将领的王铭章于徐州会战的滕城保卫战中率领川军全城殉国,写下了抗日战史最悲壮的一页。

饶国华的遗体运送回四川,途经各地时,各界人民都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国民政府在武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授壮烈殉国的饶国华烈士为陆军上将。


16858661_112478.jpg

饶国华铜像


抗战英烈连载  主编:袁永生 沈鹤翔                        由 广州轩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