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研究员、教授--郭来喜

 二维码 2876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人文地理、旅游学及区域科学研究。


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兼云南地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游地理学科组织(现中科院地理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


曾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多届主任;


受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北京联合大学、新疆师大等12所大学兼职教授;


曾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等三个学术刊物主编和一个杂志社社长;

开启中国地理旅游研究、长城考察研究、长城旅游、大型旅游项目规划先河;


最早从事旅游资源分类研究,奠定和推动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国家标准的制定;


北京市政府旅游首席顾问(1985-1989);


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主持过河北、宁夏、江西、新疆、青海等5个省级旅游规划,8个市级旅游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


“中华合符坛”、“中华黄河坛”、“阿凡提乐园”等多个大型文化项目总策划;


 参加各级各类旅游规划大型项目评审近百次,其中参与主持评审30多次;

 

旅游研究成果先后有三位总理、三位副总理给予批示和特别支持;另一项研究成果两次被中共中央副主席和8位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批示,后获国家发明奖(1986);

 

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15人、硕士30人,培养、辅导、提携后俊无数,当前活跃在中国旅游界的大咖许多出自他的门下;

 

指导策划《中国旅游大典》;《中国旅游大典》总编最佳候选人;获得过国家发明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联合国模范社区奖、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旅游地理学终身成就奖”等称号;


不仅地学、文史功底深厚,而且学术观点新、研究速度快、研究成果多:他总是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时代最前沿的变化及趋势,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和概念,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论著(部分合著)26本(部);


郭老虽年逾八十高龄,但身体康健,精神抖擞,一个月内四次登帕米尔高原,三次到达5000多米的红其拉甫。尽管早已退休,仍以旺盛的活力活跃在中国旅游界。2015年7月先后在北大、清华、桂林理工大学做学术讲座,且无休息日地每天坚持工作学习十小时以上。



郭来喜.jpg

旅游泰斗郭来喜(中)与《中国旅游大典》总策划方永灼(左)、《旅游观察》杂志总编马凤仙(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