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洒太行化碧涛——记原华北《新华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云(158)

 二维码 181

何云(1905~1942),原名朱士翘,浙江上虞县人。19308月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后转入铁道传习所。“九·一八事变”后,他停学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12,《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成立,何云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19425,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麻田一带进行大“扫荡”,他在与日军激战中中弹牺牲,时年仅37岁。

19425,日军对驻扎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在这次“扫荡”中,与敌人顽强斗争、英勇捐躯的,还有40多位新闻战士。为华北敌后新闻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何云,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率领着太行根据地的新闻人队伍一手执笔,一手扛枪,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战斗中吹响前进的号角。

战旗飘扬敌后方

19381025,武汉沦陷。《新华日报》迁往重庆。与此同时,新华日报汉口总馆拟在西安创办新华日报西北版。

当时的新华日报国际版编辑何云、陈克寒等人已赴西安购置了印刷设备,但国民党政府迟迟不予办理登记,意在阻止办报。正值此时,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路经西安,得知后提出建议:“西安办不成,可以上太行山去,办华北版哪!19389月末,一条电讯从延安传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根据朱总和彭总的提议,党中央批准在华北太行根据地创办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命何云同志全面负责筹备事宜。

接到任命后,何云异常振奋地忙碌起来。当时的北方局机关和八路军前方总部驻地都在晋东南地区。何云首先掌握了要去的目的地和行走路线,接着先后通知印刷厂的周永生和王尚祥,马上带领工人把汉口带来的印刷设备搬运到晋东南。还仔细向他们介绍了行走路线,半路在哪里住宿,从何处过黄河,到什么地方找什么人联系。

10月初,何云偕董谦,由一名警卫员护送从西安出发。在赴太行途中,肩负开拓华北抗战新闻事业的何云,时刻在谋划着办报的事情。他对董谦说:“我们这次到华北敌后办报,就如同军队开赴前线同日寇作战。一张报纸就是一架机关枪,一颗铅字就是一颗子弹,笔杆就是枪杆。我们不是为了办报而办报,而是为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去办报!

来到中村后,何云每天奔走于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之间,与各方领导商讨报纸的出版工作。报社的组织机构,开始是按照《新华日报》总馆的模式建立的。党报委员会负责对报纸的全面领导,由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报社的主要领导组成。杨尚昆、彭德怀、邓小平先后担任过党报委员会书记朱德、左权、傅钟、陆定一、刘伯承、罗瑞卿都曾是党报委员会成员,北方局宣传部长李大章代表党报委员会为报社最高领导机构,由社长、副社长、总编、副总编等组成。何云任“管委会”主任(即社长)兼总编辑。“管委会”下设编辑部、经理部、印刷厂。

1219,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成立大会在后沟村举行。何云在会上高声宣布:《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正式成立!他讲了在敌后办报的意义,办报的方针和任务,宣布了报社的组织机构和部门负责人。1220日,何云召开第一次编辑部会议,宣布了编辑部工作规约和各版的编辑分工;1221,召开编辑部党员大会,选举成立了编辑部党支部,建立了组织生活制度;1230,发刊词经“党报委员会”审查通过,同日创刊号付印出版。至此,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张大报,1939年元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抗战英烈连载  主编:袁永生 沈鹤翔                        由 广州轩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